分析聚氯化鋁在生產中的疑難問題解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1 作者:億升化工
隨著聚氯化鋁的廣泛應用,對其研究也愈加深化,國內雖對聚氯化鋁中Al3+水解形態研究了多年,但仍未取得一致共識。該產品其含量越高,絮凝效果越好。但有不少學者認為A1 并不是混凝效果的決定因素。由于聚氯化鋁形態結構復雜,目前仍沿用鹽基度反映其聚合度和絮凝效果,而沒有考慮Ca、Fe、Si等離子參與聚合對鹽基度的影響,然而這些離子一般對絮凝效果有促進作用,這些都需深入研究。此外,國內水處理劑聚氯化鋁在生產制造中,主要存在以下難點問題:1.產品純度問題
Al2O3含量是聚氯化鋁質量的主要指標。通常認為氧化鋁含量越高,純度越高,產品品質越好。大多數企業都是以鋁土礦、鋁酸鈣和副產鹽酸生產的低品質聚氯化鋁,且產量小,氧化鋁含量低、不溶物較多。而復合型聚合鋁鹽和高純度聚氯化鋁產品很少,滿足不了造紙工業對高純度聚氯化鋁產品的需求。這是研究熱點之一。因此,企業應該避免短期投資行為,提高生產技術,積極創新工藝,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
2.不溶物的問題
標準對市售聚氯化鋁的不溶物含量作了明確規定。因國內企業一般選用礦物作為原料生產聚氯化鋁,而礦物等原材料通常成分復雜,并需破碎成粉末。且粉末越細,氧化鋁溶出率越高。但是其中不溶物等雜質也就越難沉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不溶物含量就成了聚氯化鋁生產急需解決的另外難點問題。解決此除選擇合適礦物和工藝外,固液分離效果與不溶物含量也有直接關系。合理的分離方法選擇也是重要環節,常用的固液分離方法有:A自然沉淀法。但需要時間長,不適用占地面積小的企業。B板框壓濾機壓濾,但投資大,能耗高。C投加聚丙烯酰胺等助凝劑,控制好投加量,通常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3.鹽基度問題
聚氯化鋁的鹽基度越高其絮凝效果就較好。通常,可在低鹽基度產品中投加鋁屑、鋁酸鈉、碳酸鈣、碳酸鋁、氫氧化鈉凝膠、石灰等來提高鹽基度。若考慮到不引入重金屬和其它雜質,一般加鋁屑和鋁酸鈉,但其成本要高于鋁酸鈣和鋁灰,目前國內大多采用鋁酸鈣來調整聚氯化鋁的鹽基度。
4.重金屬和雜質離子的去除問題
某些原料中重金屬等有害離子含量很高。可以在酸溶過程中加入硫化鈉、硫化鈣等硫化物,使有害離子生成硫化物沉淀;也可以考慮用鋁屑置換和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重金屬等有害離子。
5.鹽酸投加量問題
制備聚氯化鋁的方法很多,但實際工業化生產采用的是酸溶法或堿溶法。因氧化鋁溶出率等問題,為控制生產成本,實踐中酸溶法應用較普及。而酸溶法就有酸濃度、鹽酸投加量等問題需要科學解決。鹽酸濃度越高,氧化鋁溶出率倒高,但鹽酸就越易揮發,故必須合理配置鹽酸濃度。質量分數一般為20%左右。鹽酸投加量少,氧化鋁溶出率低,而投加量大時,制備出的聚氯化鋁鹽基度就低、腐蝕性強,故需合理確定鹽酸投加量。